遇見真愛那天_小封 (2)  

To be or not to be, that is the question. ─Hamlet, William Shakespeare

 

當意外來臨時,你該順勢接受它,讓它引導你繼續往前走;還是抵抗?有沒有這麼一個人是你生命中的插曲,當下你無法得知,要過了很久很久之後,你才會恍然大悟?

「我們都不免俗地會思考很多事情的因果,追尋答案,但真理不見得是一個明確的答案,而是過程。」

『這個我懂,套用在人生的意義上。』

「既然套用在人生的意義上說得通,又何嘗不能套用到愛情上呢?」

 

在一段由父母安排的旅途尾聲中,愛莉森遇見了威廉,就只是一個小插曲。插曲不斷延伸,甚至將愛莉森牽引脫離原本應該走的軌道上。短短一天相處中,他借走了她的手錶,保管著她的時間;她在一天內愛上他,卻在隔天又失去他,彷彿他不曾存在過。

 

稍微有點戀愛經驗的人都知道,某些人就是會讓你失去理智,當你失控,不帶理性地跟著對方的步伐走,卻又在下一個轉角看不見他的蹤影,才會突然醒過來,發現自己的行為與信任有多麼愚蠢!懷疑對方是不是慣性玩咖,迷人、風趣、極具魅力、擅長交際在眾多異性之間,而自己或許只是一個過客,無法真正抓住對方的心。想要證明自己在對方心裡真正的地位與重要性,嫉妒、羨慕、吃醋、憤怒、佔有慾,明知不可以這樣但無法控制的感覺好可怕。

 

威廉:『誰也不知道哪段插曲只是一時的阻礙,哪段插曲又是人生意外的岔路。當下你不會知道人生正在改變,你只有等到人生確實改變才會意識到這一點。』

 

即使只有一天,威廉的確改變了愛莉森人生的某些環節,為她開啟了某扇窗,或者鬆開某扇門上的螺絲。尤其你可以在書中發現愛莉森明明要上大學了,父母還是像在對小嬰兒一樣照顧地無微不至,噢!嚴格來說並非「照顧」而已,更像是一種情感控制,只要控制在某個範圍內,大家就可以不被影響,然後一切都沒有改變,順著父母的期望繼續往下走。包括送愛莉森的一只手錶,一個紀念性的青少年文化之旅,特地幫她從家裡帶到學校宿舍的鬧鐘蒐藏(居然有整整一箱!)。

 

一直到,學校的教育人員提醒愛莉森:「你」才是自己的主人,父母無權為你安排一切,也不需要遵從他們的約束、順從那些帶有個人未完成願望的期望。就像是華人世界的孩子一樣,愛莉森遲來的青春叛逆(笑)在大一下學期正式展開,書中描寫一些小情節都顯示了父母對於無法操控她的挫折與不安,以及她企圖表達自己的意見,捍衛自我權利卻與對方期望衝突時,內心的愧疚、虧欠與不捨。在這些情緒當中,該如何取捨,不只愛莉森,同時也是讀者們可以思考的。

 

在我自己的某一段時光裡面,接觸了很多關於塔羅牌與靈性的議題,知道並確信一件事:當你祈求答案時,上天會透過各種方式暗示你、提點你,包括你的朋友、偶然看見的一段話、一張隨手可得的圖片、facebook塗鴉牆上突然跳出來的一則分享,一切都有跡可尋。細心地觀察,虛心地接受指點與誠心地期盼引導,終將獲得解答。

 

而這解答,未必真的是明確的解答,有可能只是追尋的過程,一段又一段的過程...... 

 

如同愛莉森鼓起勇氣,用盡一切辦法,再回到她們當初相愛的地方,循著僅有的記憶線索,一步步地尋找威廉,尋找當初那個陷入愛情裡的自己,與那不確定是否為真愛的悸動。

 

To be or not to be...

Are you ready?

 

《遇見真愛那天》影片簡介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8YV0jPUihdM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